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按如下步骤申请执行:第一步:联系仲裁员出具仲裁文书送达证明。第二步:等待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第三步:裁决书生效后有一个履行期,履行期满被申请人不履行的,就可以着手写执行申请书了,第四步:准备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工商登记信息打印件、劳动仲裁裁决书复印件、仲裁文书送达证明原件、执行申请书、送达地址确认书、收款账号确认书等材料,然后向公司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劳动仲裁后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应当在12个月之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上目前对申请执行后多长时间进入执行,什么时候结案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法院执行部门在收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书后即开始工作了,但由于被申请人的故意躲避等原因,常常出现找不到被申请人的情况,无法及时送达《执行通知书》,这是一个造成延误的原因之一。
2、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流程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流程,具体如下:1、申请人或者其代理律师查询,了解被申请人人的相关财产线索;2、拟写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到执行法院;3、法院在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4、立案后,进入执行程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可能是冻结被申请人人银行账户、拍卖被申请人名下的房屋等,待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内容全部执行完毕,执行结案。
3、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法律主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应该先进行劳动仲裁。如果劳动仲裁结果对方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