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超过60周岁女超过50周岁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向本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机构一般是以不具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仲的主体资格,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其实这是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并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未领取退休金,仍继续为泛用个单位提供劳动的,应当认定双方劳动关系的延续。
1、年龄限定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对吗?核心内容:不少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又有一技之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希望再找一份工作发挥余热。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其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有些地方劳动仲裁部门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已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近日,郑州市的李某说起这事直呼“想不通”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有些地方劳动仲裁部门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已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劳动仲裁为什么有年龄限制?”李某道。郑州市两个区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均表示,申请劳动仲裁确实有年龄限制,即不得超过女50岁、男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否则均不予受理。这么做可有法律依据?他们称仲裁法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已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也不再是仲裁法保护的对象。
2、劳动仲裁有年龄限制吗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确实有年龄限制,即不得超过女50岁、男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和构成劳动关系的年龄,否则均不予受理;前款所列为一般情况,但也有法定的另类情况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即超过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应为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但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的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劳务关系处理。由此看出,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才是构成劳务关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