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主张各项劳动权益时效是多久?离职了还能主张吗?1、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2、劳动监察时效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1、试用期没有交社保可以申请仲裁吗可以试用期公司不给交纳社保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的三十天内,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保。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之内的,也就是说如果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购买社保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仲裁后,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用人单位为其补缴。
2、未交社保劳动仲裁请求时限法律分析: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不受时效限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申请劳动仲裁补缴社保的时间期限法律分析:时效为两年。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