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未满提出离职,停工期工资能赔么工伤保险待遇仲裁案件,收到公司方的一份证据,为劳动者出院后,经公司诱导写的一份离职申请,公司方答辩称,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已于2021年12月13日提出离职。且公司已批准离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停工留薪期工资仅需支付至2021年12月13日,而劳动者的停工留薪期是至2022年10月25日,我认为: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一条、第四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的时效一般为一年,但可以因向法定部门和对象主张权利而重新计算。拖欠劳动报酬是指在还在单位上班时不受一年时间的限制,但如果员工离职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开始计算一年的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十七条中的第一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是立法者考虑到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害怕丢失工作而不敢对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主张权利的一个保护性规定,是个例外规定,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是在劳动关系终止时,一年之内必须提出请求。“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劳动仲裁法解读第四十一条当事人自行和解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中当事人自行和解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自行和解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一方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就已经提交仲裁的劳动争议自行达成解决方案的行为。和解具有体现当事人合意、尊重当事人处分权、解决纠纷较为彻底、节约仲裁司法资源、有利于社会和谐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国家被广泛运用。
本条专门对和解作出规定,就是为了让和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和解和调解都是当事人在自愿和享有处分权的前提下,通过平等协商、互相妥协达成的,但二者又有一些区别:1.是否由仲裁庭主持不同,和解是当事人自行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的活动,而调解是当事人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解决方案的活动。2.发生的阶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