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中八种赔偿的计算方法。一旦提起劳动仲裁,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各种赔偿的计算方式,到底怎么计算呢?到底赔多少钱?有90%的人都不太清楚如何计算,其实并不复杂,我整理了八种常见情况,通俗易懂地讲解给你听。第一个是经济补偿金,员工每干满一年应获得一个月工资,根据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乘以工作年限计算,平均工资包括年奖金、提成、加班费、年底双薪等。
第二个是赔偿金。赔偿金是指工作满一年的员工获得两个月工资,工作年限为10年的员工获得20个月的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相似,但工资翻了一倍。第三个是双倍工资。如果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即8000元月薪再加8000元。第四个是加班费。将工资乘以21.75天,再乘以8小时,得到每个小时的加班费。
1、劳动仲裁胜诉后工资补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劳动仲裁时可以取银行流水的平均值作为月工资忙?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月平均工资。不是平均数,譬如其中一个月你请假了好几天,那这个月工资肯定少喽。可以。正常来说,申请仲裁时,申请人应提供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但工资表一般由用人单位掌握,所以申请人可以用收取工资的银行流水作为证据,需要注意的是,银行收到的是实收工资,里面已经扣除了社保费丶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费部分,故计算平均工资时应将用人单位代扣代缴部分加入平均工资中。
3、劳动仲裁的月平均工资怎么算法律主观:若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没有终止,并且劳动者继续工作的,在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法律客观:《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