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过着急申请劳动仲裁或进行背景调查,因为这些程序已经得到了劳动合同法和民事诉讼的充分保护。许多劳动者担心劳动仲裁或背景调查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份工作,但其实这些程序已经为大家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在遇到问题时,不要立刻申请劳动仲裁,因为这可能对劳动者不利,例如,对于白领或技术人员来说,他们通常担心劳动仲裁或背景调查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合同,你完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然而,你应该在工作稳定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有一年的诉讼时效保护你。我曾遇到过一个委托人,他被公司解雇后委托律师,但后来却失去了联系。当他在第10个月再次联系我时,他告诉我他有一个很好的新工作,但他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申请劳动仲裁。虽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我相信他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此事。
1、申请了劳动仲裁怎么查询进度【法律分析】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保障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三十日。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2、申请了劳动仲裁还要上班吗法律分析:不需要上班了。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