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劳动仲裁中败诉后还有翻盘的机会吗?实际上,这个机会还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实行的是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仲裁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诉讼,一旦起诉,仲裁裁决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如果不去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当然,当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员工不满意,他们仍然可以向一审法院提起上诉。
1、劳动仲裁败诉后起诉的胜诉率劳动纠纷胜诉率在仲裁阶段是比较均衡的,在一审阶段劳动者胜诉较多,而在二审阶段用人单位胜诉较多。总体而言,仲裁到诉讼的改判率为不到50%,而一审到二审的改判率仅为5%左右。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纠纷一审改判律不到50%,不能胜任的情况一审改判率较高。公司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和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人民法院审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只要劳动者的主张符合法律规定,并有证据支持,不必担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劳动仲裁败诉了还能上诉吗法律分析: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发生败诉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且在诉讼阶段劳动者翻盘胜诉的情况在实务中数不胜数。这期间有的与劳动者在不同的阶段所做的法律操作不同有关,也有的与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裁判尺度存在差异有一定关系。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劳动者发生劳动仲裁败诉后首先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认真寻找败诉的原因,考虑是否通过提起诉讼赢回官司。
不是首先拿着裁判文书找专业人士帮忙分析案情,而是自己要先研究一下劳动仲裁裁判文书(个人无阅读能力的除外)。因为劳动者自己才是案件的当事人,劳动者有对案件事实了如指掌的天然优势,只有自己在对整个劳动仲裁案件尤其是裁判文书研究透了之后,劳动者才需要考虑是否借助律师提供专业意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的问题。劳动者在自行研究劳动仲裁裁决时,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劳动仲裁申请是否适当或者全面;2.举证或者质证的操作是否存在瑕疵;3.对法律依据的认识是否全面,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是否存在与劳动仲裁委员会截然不同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