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维权胜诉案例分享:第一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未依法续签劳动合同长达一年,这个未续签劳动合同期间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劳动仲裁裁决:公司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等140000元大家都知道,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主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利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这是对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规避劳动关系的一种惩罚性措施,而且双倍工资的惩罚结果对于用人单位来讲,还是具有相当明显的惩罚效果的,这样的法律规定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1、如果超过一年没有签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吗如果超过一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员工没有劳动合同,如果出现争议纠纷是可以申请仲裁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2、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六年法律分析:一、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期限怎么办?部分当事人因各种原因延误仲裁期限,仲裁委员会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劳动争议无正当理由超过仲裁期限的,当事人丧失胜诉权利。(2)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期限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情况。例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现象或战争等社会现象或其他类似军事行动造成的情况。
3、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怎么办【法律分析】误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都不能拖延时间,要尽快处理。法院民事审判所围绕的真正核心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非别的。
法律实务中,有的代理人或当事人在答辩中提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属于两个概念,前者规定的是仲裁受理的时效期限问题,后者规定的是法院受理案件的时效期限问题。两者属于不同的处理领域,应当分别看待,【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