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资讯。签署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吗?签署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仲裁,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的事项进行协商,属于调解程序,因此不允许在协商过程中申请仲裁,但是,如果最终协商失败,则可以再次申请仲裁,因为这涉及到解除劳动合同争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1、劳动仲裁后公司要求协商解决怎么办劳动争议的和解必须发生在劳动仲裁裁决下达之前,劳动仲裁裁决书下达之后,和解没有任何的意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劳动争议时,可以先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如果不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一、劳动仲裁裁决后和解怎么处理?劳动争议要和解的,应该在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前进行,如果劳动仲裁作出仲裁书后,一般情况下和解就没有意义了。发生劳动争议,
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2、劳动仲裁申请之前需要先跟公司协商赔偿吗可以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裁决之前仲裁委会会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进行裁决,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再申请仲裁。你直接申请仲裁好了,仲裁之前他们会安排先庭外调解的。去撤诉之前建议落实以下问题:双方达成调解,并支付的款项有保障,然后再去撤诉。不一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在开庭时,如果双方都有调解意向的,则会组织调解。
法律分析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进行。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