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在劳动纠纷中存在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说法,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经济补偿金,是公司依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赔偿金,是指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内容,且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例如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违法约定试用期等,都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属于违法解除,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劳动仲裁委裁决的经济赔偿金是否要缴个人所得税?2、劳动仲裁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一、劳动仲裁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时,就涉及到如何计算经济补偿的问题。计算经济补偿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及有关国家规定对工作年限及经济补偿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二、计算经济补偿金有什么标准?1、计算经济补偿中的工作年限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
3、劳动仲裁赔偿金要交个税吗法律分析:要交税,但应该由企业代扣代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行政法规税法规定的义务,法院属于司法执法。不是行政执法,法院判企业支付工资,企业执行司法程序按判决书支付工资。同时企业又必须执行税务行政法规,支付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这是企业执行必须执行的两个法。即执行司法法规和执行行政法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六条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