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虽只有一字之别,但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简单来说,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一、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且需要遵守最低工资标准等地方性规定,劳务关系适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且相当程度上尊重双方意思自治,二、主体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工资标准、工时、休假等诸多方面受法律保护,如在正常提供劳动的前提下,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在加班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加班工资在未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未休年休假工资在无正当理由被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等。
1、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吗劳动争议中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人民法院不得受理。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法》。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是什么呢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是指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不论我们是否准备提起劳动诉讼,都应该提起劳动仲裁。即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也行使了申请仲裁的权利,对于仲裁机构决定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的吗法律分析:是的。仲裁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