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纠纷,能否直接上法院起诉?律师解答:原则不能,例外可以。1、根据法律规定,出现劳动争议与纠纷的,劳动仲裁是法院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劳动纠纷,要想到法院打官司,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裁决,对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2、但是,对于转化的劳动纠纷,比如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等,不涉及其他劳动关系纠纷,双方确认无误,用人单位出具欠条的,则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1、劳动仲裁和劳动纠纷诉讼的区别我们知道,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以选择诉讼,也可以选择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那么你知道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吗?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一、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区别1、处理方式上的差别。1劳动仲裁的处理方式为:倾力调解,尽量协商一致。2法院的处理方式为:尽管原则上也期望调解成功,
不会有太多时间拘泥于调解,出判决必须及时。2、审案水平上的差别。1劳动仲裁员的审案水平为:虽经过专门训练和考核,但法律水准上一般略逊于法官,其审案有时过于关注细枝末节,未必是案情的真正焦点。2法官的审案水平为:经过严格考试、训练,深谙法律,审案时直接针对焦点问题,断案麻利。当然,不同人的差别是巨大的,不能一概而论。3、举证的严格程度的要求不同。
2、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法律主观: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即机构组成具有“三方性”,同时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司法特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权,仲裁机构所作出的裁决书在当事人未于法定期间内起诉的情况下即产生法律强制执行力。
2、依据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3、原则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原则。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的区别关于在我国劳动仲裁和在法院诉讼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其实两者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手段,只不过应用的顺序不一样而已,应当先进行劳动仲裁,然后再进行法院诉讼。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两者的顺序不一样,劳动仲裁在先,法院起诉在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所以如果在这之后出现了劳动纠纷的话,那么是可以依据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因为通常来讲,出现劳动纠纷的话,大家都会选择劳动仲裁这种方式,当然也会有人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判决的这种方式,那么在现实的操作当中,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有什么样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