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分享劳动仲裁之强制执行。我是广州的张律师,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劳动仲裁中的强制执行,当劳动仲裁委作出裁决后,要看是终局还是非终局裁决,如果是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即使单位不服也没有权利起诉到法院。在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劳动者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单位为了延缓执行,可能会向所在地的中院申请撤销终局裁决,此时执行法院就会中止执行。
1、劳动仲裁判决后多久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结果出来以后,任何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的,15日内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15日内没有起诉的,则该裁决生效。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对方没有在裁决确定的的期限内自觉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所在的法院提交书面的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就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进行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终局裁决】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劳动仲裁后多久需要强制执行法律主观:1,仲裁裁决在收到十五天后生效,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未按裁决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在裁决生效后二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强制执行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单位有可供执行的财物,执行会比较快。如果单位没有可供执行财物,申请人可以随时发现单位有可以执行财物时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相关规定:(1)《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