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未经工伤认定前置的工伤案已有三个判决胜诉!原创作者: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陈剑峰律师自2014年春以来近九年,我们常鸿所工伤律师团队承接了四个未经过工伤认定前置程序的工伤案。或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未经过工伤认定程序,第一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客户刘先生八级工伤案,经过了七年多的诉讼程序,在未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下,最终工伤索赔成功。
第二例: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陈女士十级工伤案。这是我在2021年指导江西九江瑞昌老友张先生及其律师团队代理的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未经过工伤认定前置程序而成功索赔工伤待遇的案例。第三例: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客户程先生一级工伤案。2018年2月,承接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客户程先生一级工伤案中的商业保险转让纠纷案,在湖北省一审、二审和再审均告败诉。
1、劳动法案例分析1、用人单位应当申请工伤认定;2、由工伤保险支付的医疗费,单位不再重复支付;。京都律师事务所:1、工伤,因公所致。1、是工伤,因公所致2、不可以,只是部分由工伤保险支付的医疗费,单位不再重复支付3、能。1:根据我国2004年1月1日实行的《工伤保险条例》[1],工伤一般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以下情形应当被认定为工伤: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伤赔偿劳动仲裁案例法律分析:甲、乙双方未签署劳动合同。甲在乙公司上班一个半月时,工作中因发生货物倒塌事件,左腿被砸伤,左胫骨中上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后经医院治疗,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乙公司为甲支付了医疗费,并派人护理。甲出院后,双方就赔偿事宜不能协商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乙公司认为自己和甲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雇佣关系。甲虽然在工作中受伤,但是,货物倒塌,是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的,并不是甲在工作中由于工作原因发生的。
3、劳动仲裁纠纷案例法律主观:劳动仲裁纠纷案由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争议。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4、仲裁案例甲与乙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甲可以向乙公司要求赔偿。只能选择一个,即劳动仲裁,理由如下:(1)此案例中有两个仲裁关系,一个是合作项目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另一个是未约定、但法定的劳动仲裁;其中,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只能解决因为履行合同中双方对项目有关的经济纠纷;劳动仲裁用于解决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2)甲摔属于工伤,只能向乙公司以工伤索赔,如果乙公司已经为甲买了工伤险的,应由工伤保险机构赔偿,如果因为工伤申报、工伤赔偿产生纠纷,只能适用劳动仲裁、不能适用项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