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醉酒驾车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法院这样判!劳动者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用人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吗?2017年1月肖某在某旅行公司上班,工作岗位是电工,月工资为4000元。2017年4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9月30日晚,肖某醉酒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经当地区交警一大队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肖某负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肖某认为某旅行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某旅行公司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以此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肖某的申诉请求。肖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驳回了肖某的请求。案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程序一、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的日常工作。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一)申请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二)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三)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内容;(四)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五)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六)申请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二、仲裁委员会可以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立案审批工作。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对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应立即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及时报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审批。三、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对《立案审批表》应自填表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决定。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要求其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
2、劳动争议仲裁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争议的,适用该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5、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6、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