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财税小知识是:劳务派遣有什么风险?劳务派遣员工假如和工作企业发生劳动,一旦申请劳动仲裁,但有极大的可能会被认定不是劳务派遣关系而是正式的合同员工,但劳动合同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那么工作企业就会进行双倍赔偿。劳务派遣一般是短期用工,只工作时间不超过六个月,如果公司有一些短期的项目需要用工,那么就可以选择劳务派遣,但如果是真实岗位用工,最好还是不要选择劳务派遣。
1、派遣员工劳动仲裁要起诉谁法律分析:将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一起列为被申请人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2、真派遣假外包劳动仲裁法律分析:真派遣假外包是劳动仲裁的调整范畴。“派遣变外包”变化的只是合同名称一些单位为了降低用工的风险和麻烦,把保洁、电话客服、职工食堂、司机班、车场等工作外包出去,劳务派遣公司变身为劳务工程公司,派遣工的身份也变成了外包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3、劳务派遣劳动仲裁告谁法律分析:劳务派遣的工作人员提起劳动仲裁的,被告方需要根据具体争议对象确定,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应当以用人单位为申请对象,如与派遣单位或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应当以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为共同当事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