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停工放假不提供劳动条件后劳动者胜诉的案例,劳动仲裁裁决:公司没有正当理由停工放假待岗不提供劳动条件应当支付补偿金55000元关于劳动者被停工待岗放假的案例虎哥分享过多次,今天这个案例劳动者又胜诉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此案也是虎哥打赢的官司,老王是某知名公司老员工,2022年下半年,公司没有停工停产,无正当理由就对老王停工待岗放假不提供劳动条件,每月只发最低工资的80%,老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虎哥委托我帮助他打这个官司。
公司一看,你老王不服从管理,就安排保安每天阻拦他进厂门上班,并取消了他的考勤权限,导致他根本无法正常上班。老王在后续的两周时间,仍然每天正常到公司上班,并在虎哥的指点下,针对公司阻拦进门,取消考勤打卡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录像取证。死磕了一个月后,发工资时只发最低工资的80%,果断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补偿金。
1、汇总24个劳动仲裁的问题,帮你正确处理劳动纠纷常有人向律师咨询劳动仲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问题劳动仲裁不处理?|劳动争议的处理流程是什么?|处理一个劳动争议要多长时间?|他是申请人,为什么要我来举证?|劳动仲裁申请书、答辩书怎么写?问题太多了,大部分是一些基础性、流程性的问题,重复回答效率很低,律师为大家总结了劳动仲裁的24个重要问题,快问快答,简单明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律主观:部分劳动争议在民事纠纷的范围之内。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客观:调解是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基本办法或途径之一。
它既指在企业劳动争议进入仲裁或诉讼以后由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所估的调解工作,也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对企业劳动争议所做的调解活动。这里所说的调解指的是后者。企业调解委员会所做的调解活动主要是指,调解委员会在接受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申请后,首先要查清事实、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和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的规定,通过自己的说服、诱导,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在相互让步的前提下自愿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
3、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案例法律主观: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申请仲裁,但是普通劳动争议需要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而拖欠工资的劳动争议,需要在劳动合同解除的一年内提出。在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