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既然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仲裁属于诉讼的一部分。
1、劳动仲裁属于仲裁吗一、劳动仲裁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劳动仲裁不属于民事诉讼,劳动仲裁是属于仲裁案件,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而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
2、劳动仲裁是法律吗劳动仲裁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审理仲裁案件出具的仲裁裁决书,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只要裁决决定做出,就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裁决决定履行相应义务。一、劳动仲裁具有法律效力吗?仲裁机构出具的劳动仲裁结论是有法律效力的,仲裁的法律效力即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是指仲裁裁决对当事人是否有约束力,
是否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执行。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裁决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仲裁机构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裁决所规定的义务,即使对仲裁裁决不服,也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也不能再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任何一方当事人如不履行裁决所规定的义务,对方当事人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