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确定申请人主体资格。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申请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应当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为依据,死亡职工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其直系亲属等利害关系人应该作为诉讼主体参加仲裁,二,其次确定管辖。一般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一般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四,然后需要准备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1、劳动仲裁的证据注意事项劳动仲裁证据提交注意事项:视听资料的证据种类,还需提交书面文字材料;含证人证言的材料,还需向仲裁庭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提交仲裁庭的证据均为复印件,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无误;电子类证据,必要时可提交由相关的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法律文书或当庭进行操作演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仲裁开庭劳动者注意事项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的注意事项: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3、劳动仲裁调解注意事项劳动者在调解时一定要注意在任何文件上签字都应当详细看清内容,劳动仲裁一般事实清楚败诉可能性较低,应当依法算清胜诉会赔多少钱,以此为基础进行调解,如果赔偿金额过低应当坚持仲裁,如果差别不大可以接受调解节约时间成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一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第十三条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