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特辑(四):劳动纠纷的维权途径。为什么这么多?如何区分?可以通过劳动监察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有的会让您先进行劳动仲裁,劳动合同关系明晰的,我们走监察不明晰的进行仲裁,如果认定之间的关系是劳务合同关系,就要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什么叫劳动合同关系明晰呢?比如说单位跟您签订了劳动合同,给您缴纳社会保险。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欠费的、欠工资的、欠加班费的,都可以通过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是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来进行投诉。
你在该单位工作,单位正常给你发放工资,但是从来没有给你缴纳过社会保险,而单位的注册性质是法人的。这种情形,就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来确定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再来,你的涉及到劳动纠纷的事项。什么叫劳务合同呢?是在一段时间内聘请劳动者来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家里的水龙头坏了,这时候你会找一个师傅过来给你维修,你们之间产生的这个就叫劳务合同。
1、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及起算时间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什么1、提出仲裁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2、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3、开庭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提出劳动仲裁的时间是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其本意是为了促使劳动争议尽快得到解决,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尽快得到保护。但在实践中这一规定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约束当事人双方尽快解决纠纷,使劳动关系尽快得到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劳动者因为对法律程序了解不够、申请仲裁不及时,从而丧失了仲裁的机会。
3、劳动仲裁的时间为多长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4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超过15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4、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的时间是多长时间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一般需要45天,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计算,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