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仲裁员?仲裁员有哪些条件?来说仲裁员的条件:首先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一定的学历,资历和专业能力。仲裁员还必须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要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独立办的能力,般的条件还包括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的,或者曾任审判员满8年的,或者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1、我国仲裁员的任职资格是什么一、仲裁员的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应具备一定的学历、资历和专业能力。3.仲裁员必须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4.必须由具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担任;5.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自律;6.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人事政策法规,有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二、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三)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五)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2、劳动仲裁代理人资格法律主观:关于劳动仲裁代理人资格的回答见下一、劳动人事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二、仲裁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仲裁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仲裁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劳动者的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请求,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四、仲裁代理人是律师的,还应提交律师执业证书和所在律师事务所证明(函)或法律援助公函;仲裁代理人是基层法律工作服务者的,还应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和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五、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可委托近亲属,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参加仲裁活动。
3、劳动仲裁主体资格法律分析: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第二十三条规定,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