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向法院起诉但被法院以存在仲裁约定为由驳回起诉,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最高法院二审认为:关于本案是否已过诉讼时效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根据2011年7月27日供用气合同及2012年1月10日补充协议的约定,盈德公司履行供用气合同义务的最晚期限为2014年6月30日。
该起诉讼虽未经法院实体处理,但足以表明博斯腾公司曾向盈德公司主张过合同权利,构成诉讼时效中断,供用气合同的诉讼时效自此重新开始起算。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开始施行,其中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此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从二年调整为三年。
1、仲裁是在哪里仲裁一、一般来说办理仲裁去哪里1、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二、只有仲裁协议是否才可以去仲裁必须有仲裁协议,才能申请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
2、劳动纠纷如何仲裁?您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帮您维权。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两者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法律分析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
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出现以下情形,应先向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决定,之后才能提起诉讼:(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