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如何进行劳动仲裁,那你首先肯定要知道劳动仲裁是个什么东西,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就是员工和单位、单位和员工发生纠纷后进行司法解决的第一道必经程序,我们国家劳动纠纷是仲裁前置制度,也就是说你和单位发生纠纷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仲裁之后你才能起诉,劳动仲裁跟商事仲裁不一样,劳动仲裁裁决之后还可以起诉,商事仲裁是一裁终局,仲裁之后不能起诉。
1、什么是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争议,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通过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劳动仲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法律分析:拖欠工资的问题也是属于劳动仲裁的内容之一的。详细来说,劳动仲裁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劳动补偿的问题,以及劳动待遇问题,此外,包括因为劳动过程而发生工伤而引起纠纷的情形,以及五险一金的缴纳等等问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