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阶段也可以先予执行申请劳动仲裁被仲裁委受理以后,一般情况下的审限是45天,如果案情比较复杂,比如说被申请人一方提出了反申请,经过批准,有可能再延长15天,也就是说仲裁时间是两个月左右。如果劳动者基于自身比较紧急的情况,比如说发生了工伤,自身经济条件有限,迫切等待医疗费,那么这种情况下,关乎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益,在仲裁阶段可以向仲裁委申请先予执行,您不用担心,劳动者一方申请先于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当然,不是所有的劳动仲裁都可以申请先予执行的,只有针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劳动争议,怎么理解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简单说就是这个仲裁事项的事实已经非常清楚,基本上未来会支持劳动者的主张,只是时间的问题,具体的包括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刚才说过的工伤医疗费、主张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劳动案件,而且基于申请人本身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仲裁过程中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先予执行,而不用等待仲裁程序全部完结,为劳动者争取时间及经济上的保障。
1、劳动仲裁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主观: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是:1、申请。申请人向下达判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需要一并提交的资料包括有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等,均需原件和复印件,有条件的也可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有助于执行效果。2、审查立案。法院部门通过审核确定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会接受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处理。
法院执行组织接到法院的移交执行书后,通知被申请人并责令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判决义务。被申请人在执行期限到期后仍未履行的义务的,或者在接到执行通知后,对财产进行转移等逃避执行的,执行员可以立即进行强制执行。4、执行。强制执行主要有以下措施:(1)强行冻结或划拨被申请人的存款。(2)强行扣留被申请人的工资等收入款项。(3)强行对被申请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变卖、或者查封、扣押。
2、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是指什么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条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3、劳动仲裁如何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过后,如果仲裁裁决生效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则另一方就可以准备仲裁裁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等材料去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法院一般需在受理申请执行书之日起的六个月内进行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