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100问:(26),确认劳动关系之诉,是否适用仲裁时效的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仲裁时效,除明确排除劳动报酬请求权不适用外,明确规定确认劳动关系之诉不适用仲裁时效,而且劳动者提起的确认劳动关系之诉,一般都发生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后,故应当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时效。
1、劳动合同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是怎么样的?一、劳动合同调解仲裁法规定是怎么样的?1、2016年现行仲裁法延长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按现行规定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延长为一年,并且该时效可以中断、中止。2、劳动仲裁法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现在的仲裁期限一般为74天。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一般的期限是50天,其中5天是受理的批准期限,45天是仲裁期限。如果需要延长,最长可以延长到60天。3、仲裁管辖体现了合同履行地优先的原则。《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4、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2、劳动仲裁的步骤是怎样的劳动仲裁的步骤具体为争议当事人在诉讼时效内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诉书,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需要作出是否受理仲裁请求的决定,若是受理则需要出具受理通知书,接着需要确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等的事宜,并将确定后的内容告知纠纷当事人。关于劳动仲裁的步骤是怎样的问题,下面由我为您详细解答。一、劳动仲裁的步骤是怎样的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是怎样规定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争议的,适用该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