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因为疫情无法上班,单位可以解除我们的劳动合同、停发工资吗?根据关于妥善处置涉疫情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2017号)第(一)条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受疫情影响导致原劳动合同确实无法履行的,不得采取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的做法,企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依法变更劳动合同。疫情属于重大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这时用人单位是不能因为这个客观因素解除我们的劳动合同的,同时也不能停发工资,一般来说企业因为疫情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一般是一个月的,第一个月是要正常发放工资的,第二个月,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的,企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里要说的因为疫情原因,劳动者不太能是满勤的,所以这里只是要求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满勤,按正常工资发放。
1、劳动仲裁局咨询电话是多少劳动仲裁局咨询电话是12021。当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有权申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还是两种方式并用效果较好,要看争议的具体内容。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有关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在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执行。
2、劳动仲裁咨询电话是多少全国劳动仲裁热线电话是:1233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劳动仲裁电话劳动仲裁电话是:12333。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一系列服务,12333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拨打12333号码的收费标准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定执行。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拨打114进一步咨询。劳动仲裁的作用:1、依据法律规定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份就争议事实与责任居中进行调解或作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