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违背基本法律良知的裁决,令人不吐不快!法院判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立法本意是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但是,由于劳动仲裁监督机制的缺失,实践中经常出现匪夷所思的裁决,几乎无人被追责,客观上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一次被侵害,本人最近代理一起请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作出的裁决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律良知,起诉后被一审法院纠正。
用人单位从2021年12月开始拖欠工资,期间只以借款形式发放了一点工资,2022年3月开始社保欠缴、餐费补贴拖欠,10月下旬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我方请求支付拖欠工资共七万余元和经济补偿金二万九左右,并提交工资流水、社保记录、工作资料、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
1、劳动仲裁有效期是多长时间?劳动仲裁有受理期限和审理期限。受理期限为5天,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审理期限为45天60天。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2、劳动仲裁多少时间内有效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在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二)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仲裁时效中止的条件: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仲裁申请所需资料:(1)仲裁申请书,打印件一式三份。(2)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两份,(3)被申请人(用人单位)工商注册信息资料,复印件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