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如何约定试用期?盘龙仲裁。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互信,双向选择,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考察期,试用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已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实践中约定试用期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而不是必须约定试用期。二是,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一旦确定后,双方都应严格遵守约定。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1、劳动局仲裁咨询电话是多少法律分析:劳动仲裁部门的电话是12333。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劳动纠纷如何仲裁?您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帮您维权。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两者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法律分析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
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出现以下情形,应先向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决定,之后才能提起诉讼:(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