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劳动争议,仲裁庭是任意选择的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因此,发生劳动纠纷后要去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庭申请仲裁,如果劳动履行地与公司所在地不一致,那就到劳动履行地的仲裁庭申请。
1、劳动局和法院有关系吗劳动局是政府一个职能部门,法院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份,工作职能性质不同。但维护国家合法的劳动用工秩序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劳动局是行政机关,司法和行政机关必然有配合关系。有此可见,法院和劳动局有关。因为人社部门不能认定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才能认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为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
2、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的区别法律分析:劳动仲裁与诉讼相差甚远,劳动仲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远远低于诉讼,而且在我国劳动仲裁是进行诉讼的前提,否则不能进行诉讼。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劳动仲裁与法院的区别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和法院的区别法律主观: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即机构组成具有“三方性”,同时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司法特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权,仲裁机构所作出的裁决书在当事人未于法定期间内起诉的情况下即产生法律强制执行力。
2、依据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3、原则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原则,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