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首先是要在法院立案了。要怎样进行诉讼立案?立案应交哪些材料?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应该到立案庭进行立案,属于派出法庭区域内的案件,可以到派出法庭,由派出法庭代为立案,讨要工资的案件在诉讼立案时,要递交劳动仲裁委的法律文书、起诉状、身份证明的复印件等,劳动仲裁委的法律文书是指不予受理通知书或仲裁裁决书。起诉状要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起诉状副本可以是正本的复印件,也可以是与正本一样做出来的起诉状。
1、如何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在申请劳动仲裁前需要先行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步,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相关材料。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申请书除了需要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外,还需要写明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以及仲裁请求金额的详细计算方法。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都需要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即需要通过劳动仲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
2、什么是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就是劳动者打官司的第一步程序。1、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的才可以起诉到法院,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一般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2、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大部分地区还要求提交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3、提交材料齐全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给申请人出具案件受理通知书),然后通知双方开庭时间,进行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