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资欠条怎么要账?有工资欠条可以直接去人民法院立案。案由是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适用3年普通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15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哪些属于劳动争议。
经济补偿金社保关系转移工伤保险待遇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补贴集中供热采暖补助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起计算。劳动者在职随时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离职的应当自离职之日起1年内提劳动仲裁。于强律师为您说法。
1、劳动仲裁赔的是基本工资吗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最后的裁决内容,是根据申请人的主张和证据才进行裁决的。如果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赔付基本工资且主张得到支持,就会裁决赔付基本工资。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只有工资条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工资条是劳动仲裁的证据之一。市社保局劳动工资处的同志认为,员工对于自己的收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而工资条就是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作为证据之一的工资条,对认定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也将起到凭证作用。拿到工资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1)看总额。工资一定要足额发放,每个月的工资总额是固定的,要和劳动合同上签订的数额一致,不得以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2)看四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五项是否已经从公司中扣除,是否已经进到你的个人账户,查询方式可以向单位所在区的社保局查询。(3)看个税每个城市的征税起点不同。(4)看时间是否是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
3、劳动仲裁期间有工资吗关键看几个条件:一是看劳动关系是否存续;二是看员工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如果两个都有,那么用人单位就应当发放相应的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克扣员工之前正常工作而应得的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执意不给,那么在仲裁开庭时,劳动者可以追加仲裁请求: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正常上班的工资,如果在仲裁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当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资。